面部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会导致什么危害)
应用介绍
无论是久病卧床的病人还是松懈的健身训练者,肌肉围度都会有萎缩的迹象,主要表现为肌肉松垮、力量减弱,同样的训练动作完成起来要比以前更加吃力。长期比较严重的肌肉萎缩容易出现相关病变,导致肝、肾及血液微循环系统受损。
肌肉萎缩的原因一般分为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源性肌萎缩。其中,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源性肌萎缩比较常见,恢复起来也比较容易,只需进行适当锻炼并补充足够的营养即可。神经源性肌萎缩
通俗来讲,神经源性肌萎缩就是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或受到了损伤,导致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出现萎缩症状。
这种情况的肌肉萎缩会对患者造成极大伤害,比如物理学家霍金,就是因为得了脊髓侧索硬化症的病,导致全身肌肉极度萎缩,胳膊和手指的力量小至连鼠标都不能正常使用。
著名运动员桑兰,因为颈部受伤导致脊髓受损,脖子以下的肌肉因神经支配的缺失变得萎缩无力。经过精心治疗和顽强的康复训练后,她上肢功能恢复了很多,但下肢肌肉还是无法自主运动。除此之外,外伤损害到神经甚至将其切断,也会导致该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
我们知道,肌源性肌萎缩
肌源性肌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病变造成的,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因为这是一种肌肉本身的疾病,所以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医治方法,只能期待医学进步了。
要想维持肌肉原来的功能和形态(肌肉力量和体积),就必须经常给予充分刺激,如果48~72小时内没有重复进行上一次的高强度运动,肌肉力量就有下降趋势。正因如此,久病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期没有走路,双腿肌肉会严重萎缩。
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的各项运动就足以维持基础的肌肉力量了。但在手术或伤病之后,由于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动保护措施才能痊愈,比如打石膏、戴夹板、用拐杖辅助行走等,会导致肢体肌肉的活动大幅减少,从而造成肌肉萎缩。
肌肉的活动强度下降后,肌肉代谢就会异常,分解大于合成,导致肌肉力量和体积减小。肌肉萎缩发生很快,但恢复起来非常缓慢。在对500名膝关节手术患者的大腿围进行监测后发现,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星期内大腿围就下降了1~2厘米。
有研究显示,即使将正常人的下肢固定131天,肌纤维直径也会减小42%,也就是说腿围几乎会减小一半。关节源性肌萎缩
如果是关节损伤引起的肌萎缩,除了废用性肌萎缩外,关节源性肌萎缩还会使肌肉萎缩速度加快。胸锁乳突肌萎缩合并斜方肌萎缩,一般会与全身性肌肉萎缩同时发生,主要表现为走路困难、性腺萎缩及早秃等;两手对称性肌肉萎缩发展缓慢,往往低于前臂中段,两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周长如果相差1厘米以上,在排除皮下脂肪的影响后,就可确定为肌肉萎缩。
进行性肌肉萎缩患者的心肌会变得越来越无力,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
急性胃扩张患者即使进食量不大,也会感到反胃,吐出后会好一些,但很快又会感到不适,严重时还会吐出黄绿色粘液(胃液和胆汁的混合物)。因伤病或手术等原因造成肌肉萎缩后,要尽快开展康复功能练习,以维持和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这不仅能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而且还能避免日常活动中再次受伤。
下一篇:心肺复苏模型(急救员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