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禁止俄罗斯用喀秋莎(为什么感觉二战德国的多管炮名气远不如苏联的《喀秋莎》)
应用介绍
多管炮? 怕问得不是德国二战时期装备的火箭炮吧。火箭炮是一种在二战中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武器,其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火力猛烈、机动灵活的优点在各国大量装备。而德国应该算是在战争中最早大规模应用火箭炮的国家,比苏联还要早。
德国的火箭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武装力量因为受《凡尔赛条约》的制约,不仅常备军数量受到限制,包括常规身管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也被禁止生产和发展。不过,《凡尔赛条约》并没有对后来出现的火箭技术做出严格规定,而且火箭技术在1920年以后又迎来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实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因此对一战失败耿耿于怀的德国人开始研制以火箭武器为动力的新式武器。
德国发展火箭炮不可谓不积极,最早为化学部队装备的所谓“41型150毫米烟雾发射器”就是一种火箭炮。这种6联装的火箭炮使用定向发射管而非早期常见的滑轨设计,可以发射15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弹种主要为烟雾弹和杀伤弹,最大射程7公里,既可以掩护部队进攻,又能用于对地火力支援。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中数个营级火箭炮部队加入了对苏联作战,开创了火箭炮在军事上的大规模应用。
41型150毫米烟雾发射器
德国火箭炮技术
二战时期,德国虽然对火箭炮有相当高的期望,可在实际开发上,又走上了一条“斜路”。我们都知道火箭炮最大的缺点是精度低,这是因为火箭炮的发射器没有身管火炮上常见的膛线,这导致火箭弹在飞行中无法通过自旋来保持稳定状态,最终造成射击散布大的问题。
德军在最初的试验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射击的精度,德国人在设计火箭弹推进装置时别出心裁的在弹体四周加装了几个倾斜的发动机喷口。火箭弹可以利用发动机自身的推力在飞行过程中让弹体旋转起来,从而保持飞行的稳定,这样设计让火箭炮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解决了早期命中精度差的问题。战争中,德国的火箭自旋技术又有了改进,将尾部边缘的所有发动机喷口朝一个方向倾斜,这样发射后火箭弹就会推力向自行旋转,精度进一步提升。
德军210毫米火箭炮,注意排列在火箭弹尾部边缘的26个发动机喷口。
火箭弹自旋技术的应用其实非常普遍,大家熟知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其火箭弹就是利用自旋技术解决了飞行稳定性差的问题。不过,在二战期间火箭自旋还处于技术发展初期,德国的火箭炮利虽用自旋技术提高了精度,可制造工艺复杂,价格偏高,远不如尾翼稳定火箭弹来的成熟和实用。
苏联在火箭弹的技术发展上就没有过于追求性能,著名的BM13“喀秋莎”所使用的火箭弹就使用固定在弹体上的尾翼来稳定飞行弹道。尾翼稳定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气动力在火箭弹尾部产生较大的压力,形成稳定力矩,保证火箭弹全程飞行的稳定。这种利用尾翼稳定飞行弹道的火箭弹精度上远不如火箭自旋技术,可胜在工艺设计简单、生产制造简便、性能使用可靠、价格便宜低廉。
注意火箭弹上的固定尾翼。早期的尾翼折叠技术还不过关,这导致大多使用固定尾翼的火箭弹直径过大,很难使用定向发射管发射。
德国火箭炮的使用
德国人虽然很早就发展了火箭炮,但在实际运用上并没有跟上时代。上文说过,最早的“41型150毫米烟雾发射器”其实最初是打算装备给德国国防军使用,但德军将领认为其射程近、威力小,并不喜欢这种武器,最后勉强给了化学部队作为烟雾弹发射器使用。
后来认识到火箭炮的作用后,德军也并没有大规模集中使用。当然,这也是火箭弹技术路线不同下的使用差异。苏军的火箭炮精度偏低,因此需要发射相当数量的火箭弹来弥补射击散布大的问题,在战场上一般将其作为师旅一级的火力单位使用,组织几十门火箭炮短时间发射大量火箭弹直接覆盖目标。和苏军动不动就是师旅级的火箭炮不同,德国人的火箭炮部队则大多维持在营级。同时,德军更喜欢大口径的重型火箭弹,用这些“大家伙”作为攻坚武器使用,用大威力的火箭弹实施火力打击,敲开对面坚固的据点。
德军大口径火箭弹,发射车仍为牵引式
在使用上,德国人最初把火箭炮当成了常规火炮使用,使用车辆牵引,然后构筑发射阵地用于进攻或防御作战。见识过苏联“喀秋莎”的性能后,德国人才逐渐转变了使用,把各种火箭弹发射器安装在履带/半履带式的车辆上,改造成灵活机动的自行火箭炮,可在发射完火箭弹后迅速机动以规避反击火力。
德军的自行火箭炮
德国在二战中同样大规模使用了火箭炮,生产的各型火箭炮接近一万具,只不过其使用火箭炮的方式和苏联不同,从不组织大规模的发射,而且也没有什么过于耀眼的战绩,再加上是战败国的因素,因此给人留下了“默默无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