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赶考”路上张家港再获殊荣
应用介绍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31日电(周建琳)30日,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办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流淌和日复一日的长久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张家港市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钱晓东如是说。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策源地,张家港,因文明而闻名。1994年,张家港率先喊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口号,80万张家港人用一把把扫帚扫除了陋习,扫掉了“脏乱差”,扫出了首个全国卫生城市。2020年,张家港成为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唯一县级市,斩获文明奖项“大满贯”。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近年来,张家港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最大的民心工程,让市民在细节中感知文明力量、共享文明成果。
漫步张家港,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让市民享受到“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美好生活;拥有“高颜值”的农贸市场,传递着人间最暖的“烟火气”;“养老时间银行”正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张家港市文明办坚持问题导向,将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创造并守护着一个个城市“小确幸”,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江南美丽小城。
创设全国首个“书香城市”指标体系,50家“24小时图书馆驿站”遍布城乡,成为群众身边的“最美阅读空间”。沙洲湖畔,新“开张”的“沙洲湖益空间·源书房”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这是张家港市首个市民“捐赠图书馆”,这里5000余册图书都由港城市民捐赠。源书房将阅读、办公、休闲、社交与文化有机结合,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更新底色、更暖特质、更强活力。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至2022年8月,张家港拥有注册志愿者26。8万余名。在张家港每6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每1400人就有一个志愿服务队伍。从2012年起,张家港在全国率先开展“志愿服务伙伴计划”,2014年率先推出《志愿者礼遇办法》,通过志愿服务积分激励等多种方式,找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
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按照“网下做什么,网上就要做什么”的工作理念,张家港率先探索县域网络文明建设路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打造“‘张闻明’网络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和美新主播”“区镇网络综合治理中心”等一个个“细胞工程”,串联起全市共建网络文明的“神经末梢”,为文明张家港再添一抹鲜明底色。
如果说文明赋予城市温度,生态建设则是最好的保温剂,给予坚实支撑。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张家港一直走在前列。从整建制关停东沙化工园区、“调轻调高调优”全市产业结构,到持续开展生态修复、见缝插针建设“口袋公园”,广大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在一处处“绿意”中不断得到提升。2019年,张家港启动“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对12公里的沿江岸线实施生态改造,倾力打造最美“江海交汇第一湾”,还市民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幸福港城,美在文明。从山到水、从城到人,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和不懈的价值追求。今天,文明“老典型”站上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全新赛道。2022年,张家港发布文明提质“五大行动”,全力推动“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跃升,锚定的是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新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