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将军(程瞎子被授予中将军衔,战友李云龙为何获得了少将军衔)
应用介绍
如果你看过《亮剑铁血军魂》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亮剑2虽然拍的不怎么着,但是加多了李云龙红军时期的戏份,前情交代确实比较清楚。“程瞎子”所率领的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那是1937年红军改编成国军革命军时最早的16个团之一(含总部特务团),而李云龙从西路军作战区域撤退回到陕北后,第一个职务正是772团副团长。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也包含了压缩整编的工作,毕竟之前的番号大多有些“虚张声势”,经过长征的严重损耗,各步兵团、各师、各军团都不满编,为了适应对日作战的新形势,充实作战部队和调整部队建制成为必需。具体说来,红一方面军整编成为第115师,所辖两个军团(红1、红15)整编为第343、344两个旅,红二方面军整编为第120师,所属两个军团(红2、红6)改编为第358、第359两旅,军团之下的各主力师则缩编为团。
李云龙所在的八路军第129师则是由红四方面军整编而来,四方面军之前没有军团建制,相应的为“军”,两个旅当中,第385旅旅长是原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开国上将),第386旅旅长则由曾经的四方面军参谋长陈赓担任,也就是说原军长级别只能当“旅长”,原师长级别只能当“团长”。因此,《亮剑》中程瞎子可以成为772团首任团长,说明他在红军时期已经担任了师长职务,按照部队里的通俗归类,这已步入“高级指挥员”行列。
事实上,第772团首任团长叶成焕正是红四方面军主力红31军第93师的师长、师政委,红军著名战将,可惜1938年在作战中英勇牺牲,否则的话,1955年授衔中将完全没有问题。正因为八路军最初组建的16个团全部是由红军师整编而来的,所以这16个团长建国后军衔最低是中将,部分团长还成为上将,比如杨成武(独立团)、杨得志(685团)、李天佑(686团)等将军。
度度狼军史原创,谢绝转载搬运。
而李云龙显然没有达到这一级别,长征时期仍然是红军主力团长,原著中给出的番号是“红九军25师171团”,属于“中级指挥员”的范畴,按照前述的匹配,其实他只够当八路军初建时的营长,副团长都算提拔使用了。《亮剑铁血军魂》中对此有幽默的描绘:八路军打“七亘村伏击战”的时候,副团长李云龙习惯性的准备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却发现自己不再够级配备,只好去借团长的,李大脑袋怪话连篇严重的不满意。
1938年以后八路军进入大发展期,队伍规模迅速扩大,于是从原部队中抽调大批干部组建新部队,李云龙因此奉命组建新一团,虽然也是团级单位虽然也成为了团长,但新一团、新二团这样的后建部队是不能与最初的16个团相提并论的,那全部是老红军队伍,随便拉出个营长后来都是解放军的师长。为什么平型关战役牺牲600多人高层那么心疼,因为烈士们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本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李云龙和“程瞎子”虽然是老战友,但在军中资历这个层面上差距还是有的,程团长的作战能力也未必就低于李云龙,《亮剑》毕竟是文学创作,为了突显主人公李云龙的“高大威猛”,故意压低了其他八路军将领的能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差距是很重要的一个坎,结果就是程团长可以授中将衔,而李云龙只能是少将肩章。
至于红军时期同为战友的李云龙为什么没能当上师长,剧中早给出了解释,纵兵抢粮等错误不断,被“撤职查办”几个来回,能保住团长职务就不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战功很多,错误也是不少,重要的是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并且客观说来,李云龙虽是猛将,战略水平仅属一般,不可能有破格提拔,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旋风司令”韩先楚,八路军改编时仅为686团副团长,建国后获授上将衔,人家那是军中奇才,可称“战功卓著”,绝非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可以比拟的。
包括李云龙主要原型之一的王近山中将,也在红军时期就成为红93师师长,分水岭非常明显。新亮剑开篇李云龙手刃“马家军”民团团总马元青的一节,看起来还是很过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西路军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