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特种兵(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是中国古代第一支特种部队,战斗力如何)
应用介绍
“魏武卒”并不是特种部队。世界上最早的特种部队出现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军在1939年1月的波兰战役中投入了代号为“勃兰登堡”的特种部队,以此来作为德军袭击波兰的咸丰,身穿敌军制服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特种部队的作战主要是以特殊的方式和手段实施,其行动具有目的特殊、计划周密、方式独特、手段多样、隐蔽突袭、速战速决等特点,同时还有收集情报、扰乱后方、破坏设施、进行突然袭击等。
“魏武卒”显然不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它应该是一支以重步兵为主的精锐部队,按照史籍记载分析,这支军队规模达到了5万人。其作战方式也大多是大规模的军团作战,而非跑到后方去偷袭骚扰,或者渗透破坏。是故,题主将其定义为“特种部队”是不恰当的。
“魏武卒”的选拔,以当时在魏国发生的“变法”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魏国变法解放了生产力,士兵不再属于封君的私人武装,于是吴起才可以从封君手中解放的黔首中挑选合格的士兵。
“魏武卒”的选拔条件极其苛刻,《荀子·议兵篇》中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重而趋百里,中试则复起户,厉其田宅。”
《荀子》中记载的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魏武卒之所以能成为精锐之军的原因。魏武卒的士兵需要披得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的弩(120斤为一石),还要能背五十只弩箭,拿着长戈或者铁戟,同时腰间携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一天就能走一百多里,这与现代陆军的身体素质相比也不遑多让。要知道战国时代生产力有限,供养这样的一支精锐,所耗费之大,完全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但魏国做到了,并且做得更好,魏武卒的待遇相当优越,只要选拔上了,无论以前是什么身份,统统给你上自由民户口,(战国时存在大量奴隶贱户)还分房子,给土地。在这种夸张待遇下,当然能铸就一支百战精锐之师。
魏武卒可以是战国第一支完全由步兵组成的兵团,是当时的诸侯们完全没有办法模仿的新军事编制部队。在战车为王的时代,诸侯们谁也没有胆量,贸然效仿魏武卒的编制,这不仅涉及到军事因素,还有政治因素。
战车作为西周一来主要的军事利器,其承载的不仅仅是作战方式,还有分封制下的贵族垄断军事。战车并不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驾驭的,一两战车上合格的作战人员,都需要花费大价钱去培养,他们的身份不是平民,至少也是“士”一级别的。在战国初期,变革才刚刚开始的年代,分封贵族依然是组成诸国的主要势力,他们垄断军事,倘若完全放弃战车,这些贵族们就丧失了军事优势,这对分封制无疑是极大的破坏。
同时,战车的作战方式十分依赖地形,山地,洼地,以及雨天,这些都不适合战车作战,而以重步兵为主的魏武卒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作战情况灵活编制,即便是战败时也可以迅速组建军阵,而不像战车一样,掉头都比较艰难。
而就魏武卒的性质而言,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部队,是以募兵制的形式征召的职业军人,而非战国初期那样的贵族私兵。实际上,在战国初期以前,诸侯进行战争,除了诸侯自己直属封地的军队以外,都是向下级封君征召他们的军队组成军团作战的,封君的部队不属于国君,而是属于封君的。而封君的军队,是在封地征召的士兵,除了训练精炼的战车士兵以外,其他兵种几乎都是封地农民组成的,他们没有自由可言,平时也是以务农为主,所以注定战斗力不强,是故,战国初期的诸侯战争,往往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车之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