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属性包括(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应用介绍
信息系统安全可分为四个层次: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
(1)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设备的稳定性为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完成任务的概率。
设备可用性:设备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使用的概率。
任何信息设备的损坏都会危及信息系统的安全。例如,人为破坏、火灾、洪水、雷电等可能导致信息系统设备的损坏。在信息安全行业中,“信息系统设备的稳定可靠工作是第一安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的基本作用。
(2)数据安全
采取措施确保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披露、更改和破坏。
未经授权的属性不知道数据的机密性。
数据完整性包括数据正确、真实、不变、完整。
数据可用性即数据通常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属性。
信息系统的设备安全还远远不够。由于危害数据安全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当数据安全受到威胁时,用户可能无法发现它。因此,保障数据安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信息的内容在政治上是健康的;
信息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信息内容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
数据是用来表达某种意义的,所以不足以保证数据不泄漏和不变。它还确保数据的内容是健康、合法和合乎道德的。如果数据中充满了非法、不健康和负面的内容,即使是机密的,不被篡改,也不能说是安全的。因为它会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因此,在保证信息系统设备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保障信息内容的安全。
(4)行为安全
行为安全是一种动态安全。
行为过程和结果不影响数据的保密性;必要时,行动过程和结果也应保密。
程序和程序这些行为不应损害数据的完整性。
行为可控性即当行为过程偏离预期时,可以发现、控制或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