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浴场(传言“澡堂”建得好不好,为何成为古罗马评价官员业绩的重要指标)
应用介绍
古罗马的浴池 ≈ 公共澡堂(共和时期为分浴,到帝国早期混浴已经很常见) + 水疗中心+ 水上乐园 + (依情景而定的)主题公园 + 餐馆 + 茶馆/咖啡馆 + 健身房/运动场 + 图书馆/共同办公空间 + 花园/植物园 + 学校/公共教室 + 艺术展览馆/公共画廊 + 剧场/音乐表演区 + ...
越到帝国中后期,各处公共浴场就越加奢华,功能越发多样化,距离简单洗个澡的初衷也越发遥远。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哪是一个澡堂子那么简单,这分明就是古罗马的shopping mall——早上进去,晚上出来,吃喝娱乐样样不缺。
富人们自然极少光顾这些在他们眼里污垢不堪、吵嚷不断的场所;但对于城市里的大量穷人平民们而言,浴场无疑是日复一日的艰苦生活里稍可偷闲放松之处了。
事实上在帝国早期,罗马城里的许多浴场里都存在一群天天在浴场关门后还赖在池子里不走的穷人,以至于部分浴场不得不专门雇佣保安以确保正常营业。到四世纪,罗马城的浴场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952家(见Ward-Perkins在Etruscan and Roman architecture中所做统计),其中固然有不少依旧保持了洗浴的简单功能,但亦有许多浴场早已化身成为了一个个社区中心,成为罗马市民们每日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当然,罗马浴场的这种发展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罗马公共洗浴文化的衰落,与罗马角斗士文化、广场文化、公共游戏文化等早期罗马社会标志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类似的原因,不过这些不是本题要讨论的了。
(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赞及转发,以示鼓励,如果觉得不好的话,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