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斩魏延(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吗)
应用介绍
魏延是三国蜀汉战将,因其出生入死,骁勇善战,深得刘备器重。刘备攻下汉中时,提拔他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称帝时,拜其为镇北将军,并派他随同诸葛亮北伐。但他与诸葛亮之间,却关系微妙。诸葛亮虽然很欣赏魏延的才能,但对他刚愎自用,居功自傲,脾气暴躁,性格多变,极为不满。而诸葛亮重视魏延的对手长史杨仪,也令魏延心怀不满。但是,说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笔者极不认同这种说法。
(魏延)
《三国演义》有过一段关于诸葛亮与魏延的记述。刘备派关羽进攻长沙时,与黄忠大战。正在这个时候,长沙太守韩玄硬说黄忠与关羽串通,要杀黄忠。黄忠临刑前,魏延杀入,救起黄忠。他痛斥韩玄残暴,振臂一呼,率部下及全城百姓归顺刘备。刘备喜得后来成为蜀汉“五虎战将”之一的黄忠,对魏延大加赞赏,并要委以重任。而关羽引魏延来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却突然下令将魏延推出去斩首,刘备大吃一惊。关羽不解,问:“军师何故欲杀之?”诸葛亮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幸亏刘备说情,魏延才得以生还。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治军严谨,而且向以忠诚著称,但魏延救黄忠并率部归顺刘备,功莫大矣,诸葛亮因此而杀他,不仅不合时局需要,也不合逻辑。笔者以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后来魏延的“反骨”在此埋下的伏笔,小说家的构思也,不足为据。据《三国志·魏延传》所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也就是说,魏延本来就是刘备的部下,不是降将,也就不存在诸葛亮在他归降时的所谓有反骨之说。
(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对魏延的才能还是很赏识的。魏延因屡建战功,由一员战将,升至牙门将军,再至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进爵封侯,没有军师也即后来的丞相诸葛亮认可,是绝无可能的。建兴元年(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太子刘禅继位,魏延因为诸葛亮的举荐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自己亲率主力与诸葛亮正面决战。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建兴十年(232年),魏延与刘备的宗亲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这些都说明,诸葛亮对魏延是信任的,并着力培养。但是,魏延一路升迁,本性却越来越暴露无遗。他不仅居功自傲,独断专行,更有过之的是,他与诸葛亮的长史(参军)杨仪水火不容,他辜负了诸葛亮的信任。《三国志·费祎传》说:“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涕泣横集。”意思是说,魏延和杨仪闹矛盾,每次坐在一起讨论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互不服气,总吵,魏延一动怒就会拿着刀对着杨仪,把杨仪吓得不知怎样好,泪水哗啦啦地流个不止。为两人的矛盾,诸葛亮总是就事论事,居中协调,不偏袒任何一人,这非常难得。建兴十年(232年)秋,诸葛亮带病进行第五次北伐。他任命魏延为前锋统领。在病中,他对魏延说:“我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意思是,我死了之后,你们只要谨慎地守着就行了,一定要注意,不要再出兵了。并且让魏延代行自己的职权。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以自己认为有反骨的人,诸葛亮会把权交给他吗?
(三国战争场面)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临终嘱咐杨仪等人,在他死后,不慌发丧,部队有序后撤,由魏延断后,不给司马懿乘虚而入的机会。最后他又说道:如果魏延执意不遵遣言,就由他去吧,其他部队谨按我的话行事。诸葛亮所料果然应验,他死后,司马懿不明就里,固守祁连山一带,按兵不动。但是,魏延,早就对诸葛亮先前的主张和军令不屑一顾,执意要统兵东向。杨仪等人再三警告,魏延置若罔闻,双方察枪走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确定的三分天下及北伐大计,最后一次北伐竟然毁在这两人的手中。杨仪也并未听从诸葛亮的临终遗劝,视魏延违抗丞相遗训和军令为反叛蜀汉,指挥军队围攻。加上魏延手下众将复归汉军,魏延兵败被困山下。杨仪令人拿下,魏延大吼三声:谁敢动我?!第三声话落,马岱冲上前,手起刀落,魏延死在自己一直效力的汉军手里。杨仪随即宣布他的罪行,并夷灭其三族。
诸葛亮离世后,蜀汉功臣武将,也就剩下魏延等一两人了,而魏延又如此,北伐怎么能成功?蜀汉又怎么能为继?不灭才怪。@头条读书会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