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京剧社(对于京剧文化的传承有何建议)
应用介绍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独特艺术风格,角色行当齐全,再加上名演员辈出,流派纷呈,剧目丰富,题材广泛,一向流行地区较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京剧历史悠久,为广大观众特别是“京剧迷”们喜闻乐见,爱好者更是爱听爱唱。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戏曲舞台”的“市场低潮”,它的现状、发展动态也很不景气。在许多人心目中印象逐渐淡漠。为了使这一古老剧种~“国粹艺术”再次焕发青春,重新繁荣振兴起来,那就是离不开京剧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离不开“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的京剧文化,即京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别是它的精神财富就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社会为观众服务。而京剧的传承,也就是把京剧所确立自己独特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继续传授与承担。
现全国各地区均有京剧研究部门、机构,应使之随着社会前进其艺术水平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从新对京剧的产生、发展、沿革、流派、程式、剧目、行当等方面做出系统地细致地研究探讨,与传媒合作扩大京剧的威信和影响。
要培养后继有人,从生旦净丑各行当,到唱念做打舞各种表演程式技巧,以及独具特色的各种风格流派,在戏校、学院、剧团;或家传代训、或类似旧时代的科班,国家、企业、公司、个人,凡有条件者均可办校办班。把各剧团离退休的老艺术家聘请出来担课任教,把他(她)们的精湛技艺流传下来。戏校或“票房”除戏曲基本课程外还应加戏曲文化理论基础课。
在XⅩ经济下,各级剧团(院)还应经常下基层(城、乡)巡回演出。虽经酬收益“细微”,但可“发展自救”。为培养提倡京剧观众欣赏水评,要跟观众亲密接触。不能只在大都市大剧场内演出,让人们只能通过收音机、电视机或“今日头条”视频来欣赏京剧内容,要保持传统要到基层去演出,让观众耳闻目睹演员的风采。各大京剧院如能经常下来巡演,还可对地方剧团进行辅导。
要不断提高各省市京剧院的演出水平,随着一批著名老表演艺术家们相继谢世,活着的也都是垂暮之年。经过他(她)们传帮带精心培养提携的大多为中年优秀演员,有的一出戏唱半辈子,决不能靠“吃老本”求生存。而继承再传下来的青年演员,有的虽属梨园新秀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但因舞台实践太少,且基本功太差或唱功武功高难度的戏唱(演)不了。又因演员的“不卖力气”,而被观众戏迷所“不买账”。现在某些剧院一度盲目追求“时髦”票房价值,不故上座率,不考察观众的经济承受力,不关注社会公众力。舞台设计虽“冠冕堂皇”,但演员的艺术水准、人物绝活表演却被淡化了。所以说角色不能“懈怠”,必须大力从上到下提高演出水平。
当下急需对京剧文化遗产的抢救,对古老的传统剧目要认真挖掘整理。包括对名宿、流派、风格的搜集、总结。特别是对过去“历史时期”被禁演的剧目,也要加以重视挖掘、改编整理。对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更要与时代相革新相结合,把各时期的素材重现与观众。当今活的“遗产”莫过于仍健在的老艺术家、老艺人,首先在各级政府的细心关照下,同时要抓紧对其从艺经历,演出实践经验体会,擅演剧目,角色进行记录,可请他(她)们说戏、讲学、辅导,聘为院团艺术顾问,还要把老艺术家的演出剧目录音录相留存,要把这些人当成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
再有就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文化艺术部门权威要对京剧文化传承的此项事业提高度重视,提到“戏曲文化传承”的议事日程。由文化主管领导专抓专管,制定并掌握相关政策。调动“京剧文化”服务于社会,京剧演出服务于人民的积极性。新闻各种媒体也应大力宣传,造成浓厚的社会舆论,这样京剧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将是指日可待的。
上一篇:霎怎么组词(犹.霎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