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玛巴卡王国(被西方人誉为战略之父,在坎尼会战中大败罗马部队的是哪位军事家)
应用介绍
必须是汉尼拔呀。
汉尼拔·巴卡,公元前247年—前183年,为北非强国迦太基名将,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出尽风头,并凭此奠定了西方军事界认定的四大名将之一的地位,并被誉为战略之父。四大名将分别为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和拿破仑。
汉尼拔像
汉尼拔出身于迦太基贵族家庭,其童年正处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第一次战争的失败,在父亲的教育下,童年的汉尼拔的心中埋下了对罗马仇恨的种子。公元前221年,汉尼拔继承了迦太基西班牙殖民地总督的职位,他开始整军备战,积极筹备对罗马的战事。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军自西班牙出发北进,征服了高卢等罗马附属地区,并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大军直捣罗马后方。伟大的罗马,向汉尼拔敞开了大门。
进入意大利北部后,汉尼拔于公元前217年先后在提西诺、特雷比亚河与特拉西梅诺湖重创了罗马军队,将战火燃至了意大利南部。
布匿战争示意图
公元前216年8月2日,重整兵马的罗马人与携百胜雄威步步紧逼的汉尼拔军在坎尼遭遇,双方依欧芳河对峙。
单从兵力对比上,罗马人无疑占据了优势,为对付汉尼拔,罗马人出动了两名执政官, 瓦尔罗和艾米里斯,并打破了一名执政官统率两个罗马兵团的惯例,为二人配属了总共8个罗马兵团,共有公民兵87200人,其中步兵80000,骑兵7200人;汉尼拔的军队则只有嫡系部下26000人,高卢佣兵24000人,但汉尼拔拥有10000名骑兵。
战役初期,双方列阵如下:
罗马军仍然是传统的两翼遮护,中央突破阵形,以中央方阵硬打敌人的中军,而骑兵则负责保护中央方阵两翼。而汉尼拔军的阵形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已经隐隐露出了狞笑。
战斗开始时,罗马人人轻装步兵团直冲汉尼拔的高卢步兵拱形防线,并且取得了场面上的优势。高卢轻步兵的凸防线,被逐渐压迫成了凹形。而这也正是汉尼拔战术的老辣之处,由凸变凹的有序退缩,即有效缓冲了罗马步兵团的冲锋力度,又扩大了两军步兵的交锋线,间接对其两翼形成包抄态势。而受到鼓舞的罗马执政官则干脆将主力中央重步兵方阵压向了战场。而汉尼拔的高卢步兵团也终于在罗马主力步兵方阵的攻击下显露了疲态,他们逐渐向两翼分散,而将正面战场交给了身背后的迦太基重步兵方阵。
同时,双方的骑兵也开始了战斗,罗马人左翼的同盟国骑兵很快被汉尼拔的右翼努米底亚骑兵驱离了战场;右翼骑兵则被三倍兵力优势的迦太基骑兵逼近至河边,苦苦挣命。
战况进一步发展,中央战场的场面已经出现了转变,主动进攻的罗马轻重兵团并没有击穿严阵以待的迦太基中央步兵团;而正向两翼分散的高卢步兵团则逐渐收拢转向罗马兵团的两翼包抄。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对敌人追杀的迦太基两翼骑兵则迅速回收,直接兜向了罗马兵团的后方。如此,汉尼拔的战术得到了完美的实现,迦太基军对罗马军形成了完全的包围圈。
包围圈中的罗马军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没能摆脱全军覆没的命运。是役,罗马人损失惨重,只有战役总司令瓦尔罗率留守大营部队数千名步兵以及逃出战场的两百多名骑兵逃走,以下包括另外一名执政官艾米里斯在内的绝大部分指挥层以及80000多罗马军全部被歼,其中10000余被俘,其余阵亡。而迦太基军则只损失了5500多名士兵,其中还有约三分之二是高卢佣兵。
坎尼会战是汉尼拔的巅峰战绩,在成就了汉尼拔无上威名的同时,也迫使罗马人不得不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来考虑如何对付汉尼拔的军队——他们重新整编了军团并攻击了汉尼拔的老家迦太基,以此迫使汉尼拔回师祖国并在那里与罗马人决战。
坎尼战役在战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直到今天为止,还是西方许多军事院校的必教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