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有多厉害(有比《滕王阁序》更好的古诗词吗,为什么)
应用介绍
首先王勃的《滕王阁序》不是诗词,所以更不是「最好的诗词」。但说它是「最美骈文」,是没有问题的。
古典诗词是瑰丽,凝练,和谐,生动,有抑扬,有顿挫,有节奏,有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反应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而且大多需要遵守格律。它的思想感情虽可以自由奔放,它的表现形式又必须循规蹈矩。
王勃的骈文《滕王阁序》具有诗的内在表现,没有诗的外在形式。文章可以从性质、用途、体裁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同的划分。古代有人把文和笔分开,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我认为应该是有对为文,无对为笔。区别于散文的文,就是骈文;区别骈文的笔,就是散文。从节奏韵律,文章华丽,讲究用典等方面看,骈文与诗词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是诗人,写于南昌的《滕王阁序》则是一篇骈文杰作。
骈文是全篇以双句为主,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一种文体,所以又叫骈体文、骈俪文或者骈偶文。因为骈文经常使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也叫四六文,四六体,四六句。骈文讲究词汇对偶,声律和谐,用字绮丽,并大量用典。过分注重形式技巧,内容往往受到限制,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加文章的艺术效果。
骈文起源于汉末,定型于南朝的梁,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骈文的一统天下;唐宋时期,骈文和散文此消彼长,进行了大规模的较量;元明时期是散文的一统天下;清朝骈文复兴,出现许多大家和杰作,只有桐城一派坚持散文。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不仅骈文被打到,连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散文也被摒弃。
王勃所处的唐代,朝廷的科举考试考的是诗赋,其中赋作就是源自骈文的骈赋。当时连体制内的公文都是骈文,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敢为天下先的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一场古文运动,使散文成为时尚。韩柳身后,崇尚绮丽的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热衷、擅长并重振骈文。因为他们仨在家族里都排行十六,所以叫做三十六体。到了后世,韩愈和柳宗元都被认为是文章魁首,李商隐和温庭筠则以诗词著名。
清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除了一部红楼梦外,似乎全社会都在用对偶句写文章。除了骈文大行其道外,对联也在这个朝代取得重大的进展和突破。骈文和对联也是有区别的,一是骈文没有格律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对联在字数,节奏,词性,结构,平仄等方面都有格律限制。
最后,结论是《滕王阁序》称得上最美骈文。至于最好的古诗词,先把古、诗、词区分清楚再比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