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癌是什么)
应用介绍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一、流行病学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约55岁,而近20年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二、病因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月经初潮早和绝经晚、不孕不育和卵巢疾病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三、诱发因素
目前已知的子宫内膜癌主要危险因素有:
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这三个因素常与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又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初潮早与绝经晚:晚绝经的女性,在来月经的最后几年多为无排卵性月经,故而缺乏孕激素的拮抗,雌激素的刺激时间被延长。
不孕不育:每次妊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卵巢肿瘤:一些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常产生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外源性雌激素:单一外源性雌激素治疗达5年以上,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增加10~30倍。
遗传因素:约有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不良生活方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
其他: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可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四、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早期阶段阴道异常出血量一般不多,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阴道异常排液,排除恶臭脓血样液体,以及下腹部隐痛也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症状。晚期患者还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合并积脓者可有明显触痛。
五、伴随症状
多为下腹隐痛不适,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肢或腰骶部疼痛。晚期患者还可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六、诊断
患者如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流血,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疾病早期,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阳性体征。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妇科检查以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
七、治疗
该病治疗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术式包括: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术伴或不伴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根治性/改良根治子宫切除术加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
辅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放疗;
化疗;
激素治疗;
新型靶向治疗。
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理诊断和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手术禁忌证、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以制订治疗方案。
八、预后
子宫内膜癌若早期发现且给予合适的治疗,预后较好。Ⅰ型子宫内膜癌较Ⅱ型子宫内膜癌预后好。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包括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子宫外病灶等;此外,患者的全身情况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与其预后息息相关。
九、家庭护理与预防
手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卫生,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预防便秘,保持乐观心态。
放疗后患者应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口腔及皮肤卫生。
日常生活管理
患者应积极了解防癌抗癌的常识,定期体检,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需关注否出现了可能的复发症状,如异常阴道流血等;
预防
提高对阴道异常流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
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应用雌激素制剂,切勿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品及保健品。
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坚持定期检查,主要筛查方式为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