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在线

正文

我的团长我的团好看吗(《我的团长我的团》11年过去了,为什么越来越火。豆瓣9.5分)

  • 发布:
  • 人气: 9
标签:

应用介绍

《我的团长我的团》11年过去了从开播的7点多分涨到现在的9.5,只能说实至名归!9.5分太低了,在我心里,他就是满分。10年间越来越多人看懂了团长。这绝对是战争电视剧的巅峰,感人肺腑,里面有带着强烈的反讽意味。

现实中却是一个不懂军事一心报国的连番号都没有虞师在夹缝中求报国的故事。

我团是一部群像剧,一部讲人性人心,叩问灵魂的现实主义作品,一群人不去追问“为什么事情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而是执着于做逃兵这件事的表象。

难道问题不应该是“为什么一个书香门第的北平学生会流落到大西南,他的父亲为什么没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吗?

而不是“逃兵就是不对,同情烦啦的三观就是不正。”

死啦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谁还记得,他说忠字已经很掺水了,就不要在孝字上再打折扣了。他可是个铁血军人啊,他一枪击毙东岸溃兵的时候可有犹豫,他不知情前挂了烦啦三天可有心软?他能理解,也愿意给机会,他一边生气一边带人把烦啦父母接了回来。

是不是也要质疑一下死啦死啦的三观正不正?

所以我团是真神剧,十年前横空出世追问一个答案,十年后继续拷问观剧的每个人。

“做对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对的?


10年间越来越多人看懂了团长。从我当初四处安利屡屡碰壁,到现在我提到团长,我身边很多人会说“哦,那剧挺好看的”,欣慰的老泪纵横啊。后续评分肯定继续看涨啊。



《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开始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群被打散后苟活在农村的士兵,孟烦了(也叫小爷)自称他们是一群“游兵散将”,确实也够贴切。

除了每天拖死人埋掉,其余时间都是怎么偷鸡摸狗拔蒜苗。为了一个粉条炖猪肉,自恃清高的孟小爷,不惜去偷村民的粉条,被围追堵截,立马开启了道德制高点说教的模式。扪着良心说自己为了保家卫国,拿一点村民的粉条天经地义,何况他以后肯定不会忘记,一定感恩戴德。



此话放在现在可能还过得去,毕竟现在每一个家庭都不差一点粉条,但问题是那时候的人们都活得不容易。食不果腹,每天都在刀尖上讨生活,实在是没有能力匀出一部分给这些“游兵散将”。还有一个场景,队员趁迷龙不注意,偷吃了几口西瓜,迷龙愣是把他打到满地找牙。

就这么两场简单的剧情,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那些抗日士兵惨不忍睹的局面,且不说伤兵怎么活,就是那些身强体壮地被打散了的士兵,都过得这般“窝囊”,可想而知,他们的装备会有多好?



他们的装备是比日军落后好几十倍的短枪,或者小米加步枪,日本人要么用飞机,要么用大炮,要么征用自行车,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鞋子,衣衫褴褛,一路靠体力硬撑死扛,用肉体和智力去和人家的机枪大炮搏斗,赢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他们只有一路被挨打的份,哪怕遇上神一样的团长,他们依然是在躲躲藏藏的对付日军,根本不敢正面硬刚,因为装备不足,也因为人手不够。总之,一路是被日军牵着鼻子走,丝毫不给喘息的机会。



这部剧最大的真诚在于,它哪怕不说破,也道尽了这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在国土上被打,到越南还被追着打,一直处于被动一方,要么东躲西藏,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紧迫感,这种窒息的氛围,是多少抗日神剧没有也不会展现的画面,可这恰巧是当时战争的可怕所在。战争的残酷在于它的无情,它的冷血,可我们的抗日神剧给观众的要么是在撒狗粮,要么是展示我军当时有多厉害:一把大刀所向披靡,顶得过机关枪,剁得碎大坦克,一个人可以在大炮的轰击下毫发无损……或许,这就是历史总被我们遗忘的原因,抗战不是儿戏,容不得虚情假意。

《我的团长我的团》想通过战争去刻画人性的多了,但是我觉得很少有作品能有勇气触及《团长》的高度。它不仅仅关心战争中的人民肉体上所受的苦难,它关心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难。

人存在的秘密不仅仅在于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团长》想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人要为什么活着。他在观众面前解剖每一个角色,让你看他们的灵魂。这些灵魂没有多高尚,多高贵,但是他们那样真实那样坦然地面对着你,会让你觉得仿佛编剧在通过这些角色解剖你自己的灵魂。

其实认真讲我觉得这部剧挺浪漫的。对现实的刻画无可比拟,但是仍然有一个浪漫主义的内核。这部剧让一群不被自己也不被他人尊重的人最后抱着信仰死去,让你看到无数的死亡却依然热爱生命,他让你笑也让你痛苦,不仅让角色痛苦也让观众痛苦,但编剧是仁慈而慷慨的,他给了角色希望,也给了我们希望。

这部剧里我最想聊的也是感情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便是孟烦了,也就是本剧讲述者。从一个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这个人无疑是令人讨厌的,自私自利的老兵油子,贫嘴欠抽的挖苦狂魔,孟烦了人如其名 ,对生活早已失去了兴趣,变得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在意,浑浑噩噩。他是怎么从一个热血学生变成这样的?剧中他说了,五年前打了二三十场败仗,一路从北平退到云南;徐州会战战场上,敌人一辆坦克报销了他们一个排,缺乏重武器的国军拿着大砍刀砍坦克的场面实在是魔幻;一开始还是带头第一个冲出战壕的,但回头一看竟然没有一个人跟上,后面就变成鼓动新兵去当排头兵第一波冲锋;身边的战友互相猜忌,一个个都被磨掉了斗志,看到敌人只想保命求全,不再渴望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他很难独善其身,只能随波逐流。在近现代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贫穷愚弱的大多数人是社会主流,整个社会文化死气沉沉,百年屈辱让刚刚建立起来的民族意识转变为集体自卑感。这种社会氛围在今天依然会出现,这种自卑感同样延续至今。我们都希望社会上多一些舍己为人的雷锋,多一些舍身救人的赖宁,但我们不希望自己或是亲朋好友成为这样的人。人人对精致利己口诛笔伐,但人人又都那么实用主义,没有人想吃亏。





《我的团长我的团》小说总是给人黑暗而绝望的阴冷面孔,让你被虐到肝肠寸断,而后又让人看到光亮透过窒息的浓雾暖一暖凉了的眼窝。下南天门后的一段看得真是揪心啊!一个个都死去,不敢看第二遍。

南天门是道坎,熬下来的也恍若隔世。刀光剑影黯淡后,人渣与精英们也没了精气神。还不如就此搁笔,免得落下北上时的瞻前顾后,欲说还休。

电视剧没有拍出书里的精髓,乱七八糟的战争场面,拍得实在有点拖拉。剧拍得不好,但人物独立的鲜活,读小说时个个都能自然代入。书中每一句对白、旁白、都比电视剧看得精彩;细腻。

在电视剧的改编方面,我最不满的地方就是对结局的篡改,模棱两可的开放式结局向观众讨好,但是却整个改变了原著的初衷。团长这样的人物,甚至其他人像迷龙、不辣;他们的光辉像流星一样闪耀,在那样的历史之下,只能是流星而已,而其中龙文章和迷龙的结局最让人唏嘘!在整个民族的悲剧大环境下,小人物的命运很多时候不是悲怆,仅仅是悲哀。

即使这部小说有个圆满结局,可这是历史,我不忍心想,等着英雄们的还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大饥荒,文革。什么时候的事情才会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这部小说给我的感悟之一就是:“原来死亡就是一个人再也说不出话来”,坚持信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后来觉得这不过是个“杀死了自己的信念”的故事罢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提醒我们“勿忘在莒”,既不要忘记战争的残酷,也不要忘记我们是因为谁才有今天的生活。长达14年的抗战,伤者不论,我们死亡了1200万人。而日军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死亡是261万,分到中国战场上,死亡数字是48万人。按这个数字计算,中国军人每消耗一名日本军人,需要付出25人的生命。看了这个数字后,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不能平静。

《我的团长我的团》;小说和电视剧我都看了,每回重看都像又死过一回,男人的文笔就应该这样。好的作品是彰显人性的,何况战争题材类的小说就更有力量了,虽然基调阴暗晦涩。文字的力度远比想象中的更有张力,字字泣血,句句希望。当日读完,悲哀渗入到骨髓里。

三傻大闹宝莱坞插曲(三傻大闹宝莱坞插曲是什么歌曲) 发誓的近义词是什么(誓言的近义词是什么) 夫妻世界韩剧剧情(电视剧《夫妻的世界》有哪些槽点) 阿凡达海报(你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我先说《阿 贾静雯黄磊(贾静雯黄磊的关系) 黑暗侵袭1电影(有一部外国电影几个女的去郊外聚餐结果碰上了 负压救护车价格(国家规定每多少人配备一辆救护车) 孔雀的雀组词(雀三声这个字怎么组词) 2010年河南高考分数线(2010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意思)

最新应用